跳到主要內容
專題課程 / 3D列印 / 3D列印原理

 

什麼是3D列印?
 
3D列印,也被稱為「增材製造」,可以視為傳統列印技術的三維延伸。我們通常的紙張列印是利用印表機將墨水逐行噴出,組成文字或圖像;而3D列印則是將液態、粉末或可熔化的材料一層層堆疊,最後生成具體的三維物體。這種技術最早被應用於原型製作,如今已擴展到許多工業和日常生活領域。
 
相較於傳統製造工藝,3D列印具有獨特的優勢。首先,它可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材料浪費,因為只使用製造物體所需的材料。其次,它能實現高度複雜的設計,傳統工藝往往難以製作。而且,3D列印能夠快速生產出原型,從而大幅縮短產品從設計到市場的時間。
 
3D列印所使用的材料非常多樣化。除了最常見的塑膠,其他材料如金屬、玻璃、木材、碳纖維甚至生物材料也逐漸被應用。世界各國的科研機構與企業正在開發更多種類的材料,以擴大3D列印技術的應用範圍。例如,未來我們可能見到3D列印食物、服飾,甚至醫療器官的應用。
 
要進行3D列印,首先需要3D設計。透過電腦輔助設計(CAD)軟體,設計師可以創建出物體的三維模型。然後,這個模型會被轉化為指令,供3D列印機層層疊加材料,最終生成具體的物體。
 
3D列印技術
 
3D列印的基本原理簡單易懂,但其中包含的技術卻非常多樣化。以下是三種最常見的3D列印技術:
 
1. FDM (熔融沉積成型)
 
   
   FDM是最普遍的家用3D列印技術,特別適合初學者使用。其工作原理是將熱塑性材料加熱後熔化,通過噴頭層層堆疊,待材料冷卻並固化後,形狀即定型。
   
   優點是機器易於操作和維護,材料選擇廣泛,價格相對低廉,且列印過程較為乾淨。缺點則是成品表面容易有堆疊層紋,且成品的堅固性受列印質量影響較大。
 
2. 光固化 (SLA/DLP)
 
   
   光固化技術使用液態樹脂作為原材料,當樹脂受到雷射或UV光線照射時會固化,並逐層堆疊成形。這種技術的列印過程如同從液體中拉出立體物品般神奇。
   
   光固化的優點是能生成非常精細且表面光滑的物體,幾乎沒有可見的層紋,特別適合複雜且精密的零件製作。其缺點包括列印體積較小,材料堅固性不如其他技術,且光固化樹脂可能帶有化學性氣味和黏性,清理成本較高。
 
3. SLS (選擇性雷射燒結)
 
   
   SLS技術通過雷射光束將粉末材料逐層燒結成形。粉末均勻地鋪設於列印平台上,雷射光加熱粉末,使其粘合成一體,形成物體的結構。此過程一再重複,直到物體完全成形。
   
   SLS的優點是成品質感霧面,結構堅固且幾乎沒有明顯的層紋。這項技術特別適合用於製作高強度和耐用的部件。然而,SLS設備相對龐大且價格昂貴,使用後的粉末還需要妥善清理與回收,增加了維護成本。
 
 
 
3D列印的製程


3D列印應用
 
3D列印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,從藝術設計到高科技行業都有其身影。以醫療領域為例,3D列印技術已經能夠製造個性化的醫療器具,如假肢、牙齒植體和手術用具。舉個具體例子,醫療團隊可以通過病患的CT掃描數據,列印出精確的骨骼結構,幫助外科醫生在手術前進行詳細的預演和準備。這樣的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,還能縮短病人的康復時間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,3D列印甚至有望製造出適用於移植的功能性器官,徹底改變醫療行業的面貌。
 
1.建築應用
 
2.醫療/動物救援
 
3.食物
 
 



歡迎來到TGmaker美學工坊
 
什麼是TGmaker美學工坊?
  
    「TG」是台東女中的縮寫,「Maker」則是製造者的英文。TGmaker美學工坊是依據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3D列印普及培育計畫」所成立的自造實驗室,遵循製造(Make)、學習(Learn)及分享(Share)三個Fab Lab核心精神訂定,依照師資培訓、學生學習、課程規劃、資源整合、推廣服務、專家諮詢等六方面說明。透過主題探討、教師進修與實作等,學習3D建模與列表、藍晒影像技術、孔版製版與印刷、電腦刺繡、縫紉製圖與製作、雷射雕刻機制圖與製作、數位網版製版、綠棚攝影與影像合成等製造與製作技能,提供優良的設備與空間。是實驗室,更是創意火花的搖籃。
 
我可以在TGmaker美學工坊做甚麼?
 
    美學工坊有非常完善的硬體設施可供學生、老師實踐生活中的各種點子,從平面的印刷、燙印,到立體的電腦建模、原型雕刻,美學工坊邀請所有有點子的人一起踏進實驗室,成為TGmaker的一員。互相討論、激發、分工合作,做中學、學中做。
跳至網頁頂部